李文强的个人文集
漫步地球村
三峡“死亡区”植物生存力惊人 深水下可活半年
无否专业号 | 2015-4-9

港媒称,五年前,武汉植物园的一个小组对三峡大坝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惊奇地发现,近40种常见植物能在水下数十米深的地方生存超过半年。

据香港《南华早报》2月2日报道,大坝导致三峡地区水位落差达30米,冬季水位可达海平面以上175米,而夏季仅为145米。

植物园的杨帆博士曾说,这30米的落差将带来四万公顷的植物“死亡区”。

然而,研究小组发现,在10年的时间里,该地区的植物进化出了多种有效的生存能力,以应对突然和严重的环境变化,比如从“陆生”变为在水底生存。

过去,三峡地区的植物只需要适应夏季短暂的洪涝,但现在,它们一年要有210天都淹没在30米深的水下。

杨帆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很少有植物物种能够承受这样的淹没压力。”

在水位下降后对植物的第一次观察证实了科学家们的悲观猜测。杨帆说:“在水退去之后,一大片剥蚀的土地景象展现在我们眼前。完全没有生命的迹象。”

但仔细观察之后,他们又发现了一些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总共有39种,除了12种树木,剩下的都是灌木,其中常见的有桑树、柳树、枸杞和玫瑰。

杨帆说:“它们出人意料地生长得很好。尽管它们的上部都被冬季的大水破坏了,但它们的下部完好无损,这些年来都能观察到新的生长。”

对植物样本进行的实验室测试显示,它们都很好地适应了环境的快速变化。比如,它们的叶子都变得比普通种类更绿,原因是其中的叶绿素增加了,叶绿素能够帮助植物从阳光中吸收能量。

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速度也提高了,这样它们才能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光照时间。

杨帆说,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三峡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将对冬季高水位有不同适应能力的植物种植在各个水位高度不同的区域。他说:“尽管大自然最终能修复损伤,但人类的干预可以加快这一过程。”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